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
试论中医文献的基本性质

点击数:2600 次      来源:医药网      发布时间:2014-09-09
中医文献从综合的角度来讲,具有如下一些基本性质。
连续性
中医文献的连续性,是指文献及其承载的学术表现出一种连绵不断的历史脉络性质。抛开已经失传的和尚未发现的,仅已知的部分就足以显示中医文献之间确实的连续性。具体的文献是一个点,点多了就连成一条线,这条线绝非是想象,而是客观的存在,是基于中医学术一脉生发而从未间断的事实。
自从《汉书?艺文志》首次著录中医文献以后,历代的史籍目录如《隋书?经籍志》等,官修目录如《崇文总目》等,私家目录如《郡斋读书志》等,中医专题目录如《宋以前医籍考》、《中国医籍考》等,其著录的中医著作数以千计,犹如历史长空中璀璨的群星一般。从《黄帝内经》到《群经见智录》,从《伤寒杂病论》到《经方实验录》,从《汉书?艺文志》著录的经方十一家到梅氏《验方新编》,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点状出现的具体著作并不是孤立的,而是形成了一条虽然曲折却从未中断的线。以本草类著作为例,如果把问世于东汉时期的《神农本草经》看作一个点,那么陶弘景的《本草经集注》、唐代官修的《新修本草》、五代时期的《蜀本草》、宋代官修的《开宝本草》、《嘉祐本草》、唐慎微的《证类本草》,以及《本草纲目》等等,也各是一个点,但这些不同的点却清楚地勾画出了一条清晰的脉络。像这样的脉络,我们还可以勾画出很多条。当我们真正理清了文献中客观存在的一条条线,由众多前后相续彼此关联的线构成的中医学术脉络就呈现出来了。
系统性
如果说文献的连续性注重的是文献的形式,那么文献的系统性更多考虑的就是文献的内涵。中医文献是中医学术的载体,中医学术具有明确的系统性,那么作为其载体的文献同样具有系统性。稍作分析,我们不难发现中医文献的系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:一个是总系统,一个是子系统。
《汉书?艺文志》分方技为医经、经方、房中、神仙四类,除后两者与医学关系稍远不论外,后世所有属于医经类的文献,如《中藏经》、《难经》以及200多种关于《黄帝内经》的文献均可归入医经类,所有方书如《肘后备急方》、《千金要方》等均可归入经方类,尽管现代已改换了新的名称。各类中医图书目录没有不分类的,如《中国医籍考》将医书分为医经、本草、食治、藏象、诊法、明堂经脉、方论、史传、运气等9类,《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》将医书分为医经、基础理论、伤寒金匮、诊法、针灸推拿、本草、方书、临证各科、养生、医案医话医论、医史、综合性著作等12大类和若干小类。如果纵向地看,每类中按照时代先后出现的不同文献,除其本身的意义外,还昭示着中医文献的系统。研究中医学术离不开文献,而文献有着自身客观系统,不同系统的文献之间,又是有一定关联性的。例如《千金翼方》历来被归入方书类,该书成书较《新修本草》稍晚,前辈学者龚纯教授等皆认为孙氏将《新修本草》照录于《千金翼方》中,即今该书卷一至卷四的内容。因此,研究本草文献就不能抛开《千金翼方》。又如孙氏曾感叹“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”,殆至他晚年得张仲景伤寒方,遂将其收录在《千金翼方》中,即今该书卷九及卷十的内容,可知研究伤寒文献不能将《千金翼方》束之高阁。
中医学术发展是有分科的,中医文献是有分类的。一类文献往往形成一个小的系统,或者叫子系统,如伤寒类文献可以形成“伤寒文献”这样一个系统。多个子系统可构成一个较大的系统,如伤寒文献系统和温病文献系统构成中医外感病文献系统,逐级融汇,最终形成中医文献的总系统。
扩展性
中医文献的扩展性,即一部文献,特别是重要的或早期的文献,犹如树根生发枝叶一样,因它而生发出更多的相关文献。文献的扩展性可以表现为内容的扩展。例如《神农本草经》开综合类本草之先河,后世踵其事而增其华者,代不乏人,亦代不乏术。魏晋之际的《李当之本草》、《吴普本草》,虽已散佚,但遗响犹存;梁代陶弘景撰《名医别录》及《本草经集注》,使《本经》内容大有增益。至于后世《唐本草》、《蜀本草》、《开宝本草》、《嘉祐本草》、《证类本草》、《本草纲目》及《本草品汇精要》等,虽皆能自成一家,但终究不能弃其所宗。这种文献的扩展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展开,扩展的结果是在内容日趋丰富的同时保障了学术的相对稳定。
文献的扩展性还表现在同一文献的版本差异。雕版印刷术在宋代的技术成熟和广泛使用,为医学文献的保存和传播带来了春天。今天所知宋代以前的医学文献亦是到了宋代才出现了刻本。文献是讲究版本的,同一文献在其流传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版本,并形成版本系统。以《千金要方》为例,现存就有日人手抄的《真本千金方》、宋代坊刻《孙真人千金方》、宋官校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以及道藏本、四库本等不同版本。这些版本虽然承载着同一文献,但彼此的差异还是存在的,有时甚至是很重要的。
此外,晋代皇甫谧撰《针灸甲乙经》,隋代杨上善撰《黄帝内经太素》,其所征引《素问》、《针经》的内容,与今本《素问》、《灵枢经》有较多不同。这种情况可看作文献扩展性的另一形式,即同一文献的内容以不同的文献形式在流传。
包容性
中医文献的包容性表现为显性包容和隐性包容两种形式。显性包容大多发生在一些较为经典的文献。前期的经典著作如《素问》、《灵枢经》、《伤寒论》等,后世均有医家为之校释,如齐梁间全元起作《素问训解》,据其命名,当是有原文,有注解,其书虽不传,却成为后世注解《黄帝内经》的滥觞。唐代王冰注释《素问》,是医经注释中经典的一家。嗣后的《读素问钞》、《类经》以及马莳注解《灵枢经》、《素问》,《内经》始终被包容在其中。经过校勘注释发挥重编后的文献,经典的原文与注家的注释已融合成浑然的整体,形成了一种新的文献。例如今人读《素问》离不开王冰的注解,读《伤寒论》离不开成无己的注解。
隐性包容是中医文献中更广泛的一种包容。例如《黄帝内经》在战国至西汉之间成书,已公认非一人一时之作,其内容是对此前中医理论性著作的总结和梳理,无疑包容了许多前代文献的相关内容。唐代孙思邈撰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和《千金翼方》,相当部分内容是编述前代方书的。即使是在今天,中医经典文献的内容仍然被现代人广泛征引,这仍然是一种包容。
显性包容一般会讲究原文原貌的整体保存,而隐性包容的自由度则较大,一般不考虑原文的整体性和文辞的原貌,取义的成分较多。
中医文献的包容性对中医学术的保存和发展意义重大,散佚的文献因此而存世,并有可能据此而重现,如《小品方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等。
结构性
从哲学意义讲,结构是普遍的、客观的、可分的,既可以并必然包容相应的内容,又可以划分出一定的层次。中医文献具备结构的一般性质。首先,中医文献的结构具有普遍性,结构无处不在。无论是在中医文献、中医古代文献这样的抽象概念中,还是在作为一部著作的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、作为著作中一卷的“备急千金要方卷二”、作为卷中一篇的“养胎第三”、作为篇中一方的“丹参膏”这样的具体概念中,结构都是普遍存在的。所有的内容都存在于一定的结构之中。其次,中医文献的结构具有客观性,并非由文献以外的研究者添加。文献之所以要分为医经、基础理论、伤寒、金匮等类别,人参之所以会有产地、性味、归经、功效、主治等内容,都是因为中医文献中的客观存在,而决非任何人的主观添加。第三,中医文献的结构具有可分性。中医文献可以分为古代文献和近现代文献,古代文献可以分为经典文献、本草文献、方书文献、临床文献等,方书文献又可以分为具体的方书文献,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等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固然是一个结构,但其中的内容并非混沌一体,仍然是可以进行划分的。第四,中医文献的结构具有包容性。无论是大的结构,如一类文献、一部著作,还是小的结构,如一篇医论、一首方剂,其中必然包容着相应的内容。例如方书文献中包容着所有方书的内容,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包容着所有该书的内容,犀角地黄汤中包容着该方的组成、功用、主治、制服方法、使用禁忌等内容。第五,中医文献的结构具有层次性。如:中医文献—→中医古代文献—→方书文献—→《备急千金要方》—→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—→妊娠诸病第四—→胎动及数堕胎第一—→葱白汤—→主治、组成、制法、服法。
中医文献的上述性质是就文献的整体来分析的,虽然个体文献在分析过程中是作为最小的单元,但它们的内容始终是分析的基本依据。因此,中医文献的性质是由中医学术的内容决定的,反映着中医学术的系统和结构。


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(西安,710003)  焦振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