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数:3002 次 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 发布时间:2014-09-26
李七一,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,江苏省名中医。他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首当明确诊断,强调发挥中医辨证施治、整体诊疗的优势和主导作用。重视对西医病种的中医病机探究及类证鉴别,以求抓住主要矛盾,执简驭繁。
如冠心病和贫血性心脏病的病机均属气血两虚、气滞血瘀,但前者以气虚血瘀多见,方选补阳还五汤、冠心Ⅱ号方等;后者偏重血虚气滞,方选四物汤、丹参饮等。又如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,两病均属胸痹胸阳失旷、痰瘀互阻病机,可选瓜蒌薤白半夏汤与桃红饮,但前者以心为主,偏重于血瘀,常加血府逐瘀汤;后者以肺为主,偏重于痰湿,常用导痰汤、葶苈大枣泻肺汤等方。
李七一在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期间,认真学习并总结其化痰祛瘀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,系统研究了痰瘀相关的中医理论,对痰瘀同源学说从津血同源、痰瘀同源、痰瘀同病、痰瘀同治等方面加以系统整理,形成了从痰瘀论治的学术观点,并应用于诊治心系疾病的临床实践当中。
在此基础上,他主攻病毒性心肌炎、冠心病、高血压病、心肌病及心力衰竭等病证;并认为病属轻、中者,仅用中医药便可治愈或缓解病情,即使是危重患者,增用中医药,亦可减少使用西药的种类、剂量和毒副作用,且能提高疗效。
从痰瘀论治高血压
李七一认为原发性高血压起病隐匿、病程较长,证候复杂、涉及多脏腑,病机虽然以肝阳上亢、肝风内扰、肝肾不足多见,但亦涉及痰瘀互结。
高血压病常与嗜食肥甘厚腻、过咸、烟酒过量、少动等不良生活习惯相关,又与高脂血症、肥胖、糖尿病等病相关。中医认为以上因素往往导致机体气血津液代谢紊乱,以致津停为痰、血滞为瘀,形成痰瘀互结病机。
痰瘀一旦产生,又易与风、阳、火相互为患使病情复杂,不断发展,甚至由眩晕导致胸痹、真心痛、中风等重、危病证。
所以中医治疗高血压除应用平肝、息风,滋阴等常法外,还要注意运用化痰软坚、活血祛瘀合法以增加疗效。
李七一从痰瘀治疗高血压病,常用的基础化痰软坚药物为:半夏、天南星、青礞石、白芥子、牡蛎、远志、僵蚕、夏枯草等;常用活血祛瘀药物为川芎、赤芍、丹参、丹皮、桃仁、红花、川牛膝、三七、苏木、益母草、泽兰等。
从痰瘀论治心力衰竭
李七一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实践中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针对治疗心力衰竭时大施温阳利水药之弊,认为应该对过去常用的益气温阳、活血利水法进行补充完善,这就是强调气虚、重视阴亏与痰阻病机。
他认为阴亏之成因有三:一是与心衰的原发病多为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糖尿病等有关,而这些病的病机多以阴虚为多;二是气虚及阴;三是过用温阳之品。
痰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,前者为咳吐之痰,后者成因有二:一是心衰为难治之病,可从“疑难杂症多由痰作祟”来理解;二是可从心衰时心脏形状、质量、容量这种有形的变化分析,而归属中医的痰阻。
基于以上认识,李七一在治疗上采用益气补阳、滋阴养血、活血消癥、软坚散结法,并组方心衰Ⅰ号。其组成:生炙黄芪、山茱萸、麦冬、海藻、桂枝、生蒲黄、路路通。
该方以黄芪补气为君药,其中炙黄芪偏于补气,生黄芪偏于利水,二者量大合用,具有补气益心,利水消肿功效;麦冬养阴生津、除烦安神;山茱萸与麦冬同为臣药,既能补阴又能扶阳,收敛耗散的心气,并能使三焦之气化得常;生蒲黄行血祛瘀,利水消肿;路路通行气宽中,活血通络利水;海藻咸寒,化痰软坚利水,与蒲黄、路路通同为佐药,三药主治厘然,兼治互助,合用则活血化痰利水之功倍增;桂枝和营通阳化气利水,为使药。
综观全方7味药,君臣佐使,主次分明,严谨有序,甚切心衰的病机。临床研究表明,心衰Ⅰ号方在治疗4周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同于单纯使用西药组,24周后则优于西药组;此药还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和“纽约心功能”的级别、改善6分钟步行试验和降低血浆心钠素水平等,治疗心衰总有效率为66.07%。
从痰瘀论治冠心病
李七一认为冠心病多属本虚标实,本虚是气、血、阴、阳亏虚;标实是血瘀、痰浊、寒凝、气滞,其中又以气阴两虚、气滞痰阻血瘀最为常见,治疗上多标本兼顾,他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,探索总结出中药复方制剂“冠心平”。
该方由黄精、当归、三七、瓜蒌皮、甘松5味药组成,方中黄精补气滋阴,润心肺,是为君药,因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,本虚以气阴亏虚为主;当归养血活血,补中有行,补而不滞;三七活血化瘀通脉,共为臣药;瓜蒌皮宽胸化痰开痹散结,是为佐药;甘松理气止痛,可治“卒心腹痛满”,是为使药。
臣佐使药中,除当归兼有补阴滋阴之用而助黄精扶正外,余皆为冠心病的标实(瘀血、痰凝、气滞)而设,因三者中以瘀血为重,故用药颇重。综观全方,攻补兼施,标本兼顾,选药性味平和,不温不燥,甚符冠心病病机之要害。
临床研究表明冠心平对气阴两虚、痰瘀互阻型稳定心绞痛,有效率为93.33%;同时还可作为心肌梗死的辅助用药,缓解患者病情,改善预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