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
吴鞠通活用半夏泻心汤

点击数:2237 次      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      发布时间:2014-08-12

半夏泻心汤首载于《伤寒论》,为治少阳误下伤中致心下痞满之证而设,有止呕逆,除痞满,恢复中焦升降失常之功效。

少阳证宜和解,医反下之,致使邪热内陷,寒热之邪错杂于中,损伤脾胃。脾胃升降失职,而现或呕或利,心下痞满而不痛的证候。故药用半夏降逆止呕,黄芩、黄连苦寒泄热,干姜伍以半夏辛开散结,辛温止呕;人参、甘草、大枣甘温补益脾胃,以助健运。方为辛开苦降,寒温互用,阴阳并调之剂。

清代医家叶天士,在治疗暑温、湿温、疟、噤口痢等多种病证中,灵活地运用了半夏泻心汤,立法、药味、剂量变化多有创意。尔后,吴鞠通得叶氏之精妙,多具创新,把叶氏运用半夏泻心汤的经验,整理、归纳、收入《温病条辨》一书中发扬光大。

精医理 妙用经方

半夏泻心汤为辛开苦降,和中消痞之剂,吴氏在《温病条辨》中焦篇第七十四,治疗“湿甚为热,疟邪结于心下”;在第九十“滞下湿热内蕴,中焦痞结”之证时,也巧妙地运用了半夏泻心汤。

湿邪内蕴,久而化热,而为疟疾,邪热结于心下而为痞满;舌苔白、口渴、神情烦躁,大便泄泻;初起之时感到全身疼痛,继而出现胃脘部疼痛,这是因为在表湿热之邪传里,结于心下所引起的痞满证,所以药用辛开苦降的半夏泻心汤来治疗。

对痢疾由于湿热蕴结于内,致使中焦气机升降失常,而现胃脘部痞满,神识昏乱等症出现者,吴氏也运用辛开苦降,和中消痞的半夏泻心汤来治疗。

对证因表邪入里,寒热之邪结于心下为痞,中焦气机升降失常,“烦躁自利”,“滞下”,药用姜、夏降逆止呕,辛开散结以消痞满;芩、连苦寒泻热,以除心下之邪热;参、草、枣甘温补益脾胃,以助健运。药用辛开苦降,寒温互用,阴阳并调之半夏泻心汤,使湿热除、痞满消、诸症自除。

重实践 多创新意

吴氏在《温病条辨》一书中,共有5个加减泻心汤,虽其出处均来源于叶天士之《临证指南医案》,但经吴氏订正方名,编次书中,多有典范之意。

一是半夏泻心汤去人参、干姜、大枣、甘草加枳实、杏仁方(第三十九);此方治阳明暑湿,脉象滑数,不想进食,亦不觉饥饿,也不大便,这是因浊痰与湿热互结于心下所致的痞证。证因浊痰凝聚与湿热而致,而系未见虚象之实痞,所以原方减去人参、干姜、大枣、甘草之辛甘温补,以防助湿作满,而加枳实开中焦气分之湿结,杏仁开肺与大肠之气结。诸药相伍,共奏清热燥湿,行气涤痰之效。

二是半夏泻心汤去人参、干姜、大枣、甘草加枳实、生姜方(第六十四),此方治阳明湿温,湿热内结呕甚而心下痞满证。该痞满并不是因中气虚而致的痞满,所以原方减去人参、干姜、甘草、大枣等辛甘温补之品,而加苦辛之枳实以行气散结消痞。证虽因湿热而致,而忌过投苦寒,以防损伤阳气,故加“止呕圣药”之生姜,以和胃降逆止呕,而消痞满。

三是人参泻心汤加白芍方(第五十四),此方治湿热病。湿热未清,里虚内陷,神识如蒙,舌滑,脉缓证。其病因或药用寒凉,或误下,或中阳素虚而致邪陷入里。证因中阳虚而湿热内扰,故现神识如蒙,这和热邪侵入心包而产生的谵语神昏是有区别的。

方中因湿热未清,故去甘缓助湿之甘草、大枣,里虚内陷,更去辛温降逆之半夏。所以药用人参补里虚益肺补脾,白芍和营阴,以敛津液;用干姜、枳实之辛通,以燥湿消痞,芩、连之苦降,以清湿中之热。证因邪已内陷,不能再从表解,所以药用辛通苦降兼甘法。

四是加减人参汤方(第七十七),此方治邪热损伤胃阳,致使胃气不降,而现呕吐,呃逆等症;同时热邪劫烁胃液,阴液损伤,而现不知饥饿,不思进食,也不大便,口虽渴,但不欲饮,口中黏且吞酸。宜用寒温并用的加减人参泻心汤,救胃阳、清邪热、存胃阴。

因其热邪劫烁胃液,胃阴已伤,故去辛燥之半夏和苦寒之黄芩,更去甘温之甘草、大枣以防其甘温壅中助热。故用人参、干姜助胃阳,更防黄连之苦寒伤中,生姜温胃止呕,枳实行气散结消痞,牡蛎育阴潜阳清热,软坚散结消痞、制酸。诸药相伍,共奏寒温并用,阴阳双补,邪热并清之效。

五是加减泻心汤方(第七十五),此方治湿热入里,左脉细数,右手脉弦(肝强克脾)之噤口痢。现胃气上逆而干呕,湿热阻滞气机则腹痛,里急后重,痢下不爽,这是湿热较重的实证。

所以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时,减去甘温守中的人参、甘草、大枣;因干呕,又去辛燥之半夏,以防伤阴;药用黄芩、黄连清热燥湿;干姜温运脾阳;双花清热解毒;山楂炭去血分之结滞,且炭药可止痢;木香汁通气分之积滞;白芍敛营阴,抑肝木,以制其贼克脾土。诸药相伍,热清湿除,呕止痛消,痢下顿愈。

由上可见,半夏泻心汤所治之痞,系伤寒误下后,损伤脾胃,邪热入里,致使脾胃升降失职,寒热之邪错杂于中所致之虚痞。而在湿温之“疟邪痞结心下”,“烦躁自利”,“滞下湿热内蕴,中焦痞结”之证,也灵活地运用了半夏泻心汤治疗。


总之,叶氏能在前人心法基础上,开拓创新,活用一首辛开苦降,寒温并用,和中消痞之半夏泻心汤,每予后学颇多启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