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
咳嗽之治 重在宣降

点击数:2251 次      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      发布时间:2014-08-14

 咳嗽之病,有外感与内伤之分。肺为“娇脏”,故在外则春易感风,夏易感热,秋易感燥,冬易感寒,也有兼而感之者,如风寒、风燥等。在内则有肺脏本病,七情所伤,他脏所致等。究其病机皆为肺失宣降,肺气上逆所致。治法实者宜清宜散,虚者宜补宜敛,若实虚兼有,则清(或散)补(或敛)并施。具体治疗时,外感者宜疏风、解热、润燥、散寒等,内伤者则有治其本脏,调其情志,兼治他脏等,根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。

陈宝贵治疗咳嗽,重视肺气之宣降,气道之通利。无论外感与内伤,宣肺之品,常用麻黄、桔梗、苏叶等;降肺之药,常用杏仁、前胡、苏子、葶苈子等;兼咽喉不利者,常在宣肺、肃肺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入清喉利咽之品,如山豆根、板蓝根、元参、牛蒡子等。临证时根据具体情况,实证者,宣降并用;虚证者,宣降剂中加以收敛之药。总之,咳嗽之治,重在宣降,宣降之外,随证治之。以下是三则医案,供同道参考:

病案1 清热化痰、清喉利咽法

李某,男,21岁,2011年11月16日诊。

咽喉部奇痒,常引起咳嗽,每天中午饭后常咳一小口黄痰,咽干,舌尖红,苔黄稍腻,脉滑。

证属:痰热蕴肺,上攻咽喉。

治以:清热化痰,清喉利咽。

处方:麻黄5克,杏仁10克,甘草6克,浙贝15克,射干10克,白僵蚕10克,薄荷6克,元参10克,前胡10克,陈皮6克。3剂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二诊:药后咳嗽咽痒减轻,又服10剂而愈。

按:喉源性咳嗽以咽喉干痒,引起顿咳,愈咳而愈感干痒为诊断要点。此病以喉头奇痒为先兆,伴有干咳,多数有外感史,一般肺部检查无阳性体征。此案从症状分析属于此类疾病范围,对于热毒攻咽而致的喉源性咳嗽,陈宝贵常用上处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,收效很好。上方中麻黄、杏仁宣降并用而止咳;浙贝、前胡、陈皮止咳化痰;元参、薄荷、射干清热解毒利咽;甘草调和诸药。患者共服此方10余剂而病愈。

另外,浙贝《本草正义》载:“最降痰气,善开郁结……疗喉痹”,故可用于喉源性咳嗽。浙贝还善于清胃热而制酸,陈宝贵在治疗胃病反酸案中常用此药,亦收良效。

天津中医一附院黄文政教授为师之好友,介绍一治疗喉源性咳嗽经验方,组方为麻黄、杏仁、甘草、蝉蜕、僵蚕、射干、马勃、薄荷、桔梗、前胡、木蝴蝶。他说此方用于治疗喉源性咳嗽有佳效。从方药分析两方用意相同,而用药略有差别,可作一参考。

病案2 清肝泻火、宁肺止咳法

马某,女,25岁,2007年3月8日诊。

咳嗽,黄痰,胸胁痛,口苦,大便干,已5~6天,舌边红,苔黄,脉弦稍数。

证属:肝火犯肺。

治以: 清肝泻火,宁肺止咳。

处方:栀子10克,龙胆草5克,竹茹10克,黄芩10克,浙贝10克,杏仁10克,麦冬10克,大黄3克,麻子仁10克,甘草10克。3剂,水煎450毫升,分早中晚3次服。

二诊:药后咳嗽胁痛减轻,已不口苦,大便改善,脉稍弦。稍作加减,继服7剂而愈。

按:肝属木,肺属金,肝火犯肺为反克。轻者可见咳嗽阵作,咯痰黄稠,胸胁灼痛,易怒口苦,烦热目赤,舌红苔黄,脉弦数等。重者则可见咳鲜血,胸胁阵痛等。此案据舌脉症也辨为肝火犯肺证。方中栀子、龙胆草、黄芩清泻肝肺之火;竹茹、浙贝清热化痰;杏仁止咳;麦冬养阴;大黄、麻子仁润肠通便;甘草调和诸药。病本不重,故可服10剂而病愈。

病案3 润肺止咳、益胃生津法

孟某,男,41岁,2008年11月29日诊。

咳嗽少痰,咽干咽痛,唇舌干燥,口渴,舌边尖红,苔白腻干,脉细数。

证属:肺胃阴虚。

治以:润肺止咳,益胃生津。

处方:百合30克,麦冬15克,玉竹15克,沙参15克,浙贝15克,陈皮10克,炙麻黄5克,杏仁10克,扁豆10克,甘草10克。3剂,水煎450毫升,分早中晚3次温服,每日1剂。

二诊(12月4日):药后咳嗽、咽干、唇燥症状减轻,又予7剂。后来电告知痊愈。

按:依据咳嗽少痰,咽干咽痛,唇舌干燥,口渴可诊断为肺胃阴虚证。舌苔白腻干,脉细数亦为肺胃阴虚的表现,舌边尖红为兼有热象。沙参麦冬汤有甘寒生津,清养肺胃之功效。常用于治疗肺胃阴伤而致口渴咽干、干咳少痰、舌红少苔、脉细数等症。陈宝贵此案即用沙参麦冬汤合三拗汤,治疗而愈。上方中加陈皮可防养阴药之壅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