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数:2446 次 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 发布时间:2014-08-25
|
中医关于病机的研究,早于秦汉时代就有论述,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中所载“病机十九条”(以下简称“十九条”),迄今虽有数千年的历史,但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。
十九条“火”“热”经文解读
就其文字而言,“十九条”字数尚不足300,但其内容涵盖诸多方面,从疾病的不同症状和体征、不同的发病原因着眼,外以六淫之害、内以五脏所伤,归列诸病。细审每句条文,均以“诸”字起首,所谓“诸”,此处有“众多”,“诸如”之意,以首条“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”而言,在临床所遇见高血压、颈椎病、美尼尔氏综合症等所引起的眩晕,虽立法取方用药有异,但均可从肝论治而收效;再如第6条“诸痛痒疮,皆属于心”,对天疱疮、口疮、唇风等体表疾病,以从心肝(火)论治,均收到满意效果。可见,中医治疗此类疾病,切不能单纯以外治外,而应遵循“有诸内必形于外,有诸外必由于内”作为指导,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“十九条”内含五“火”、四“热”。个人认为,对于“火”“热”二字,乃是依病理而言,是疾病在变化过程中,身体机能亢进的一种表现,因此,但凡感受种种病邪,或七情所伤,或五志过极,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化火,因之刘守真论病多责“火、热”,创“寒凉派”。
这种病理之“火”,临床上又应区分为“实火”、“虚火”两类,而“实火”又有“火邪”、“邪火”、“郁火”、“火毒”等名;“虚火”则多由内伤渐次而致。若以“热”论之,外热以实,则有“风热”、“暑热”、“湿热”、“燥热”之别,内热多虚,多因五脏阴虚而成,所谓“阴虚生内热”之意。对于因“火、热”而致诸疾,一旦由气候骤变,酷热反常,则产生烈性致病物质,人若感受就可能发生疫病的流行,谓之“戾气”,因此,当须注意热性病的转化。
综观“十九条”,其文字虽然简要,但涉及疾病较多,包含了脏腑、六经、卫气营血诸多方面,具有执简驭繁之妙,是中医多科综合性的纲目,是指导临床的指南,即使遇到复杂病情,也能做到有“机”可寻。
当今临床经典较少运用的缘由
放眼今日之中医临床,真正以“十九条”为指导,辨证立法,处方遣药者,日趋少见。我认为原因有二:
一是近世纪以来,对经典的注解流于肤浅,甚至各执己见,没有将经典上升至其应有的方法论高度去认识,对学习经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,更未认识到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,乃因其是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而来,是由临床实践上升到理论,再以之指导临床实践的不断反复过程中的产物。它能够经得起临床检验,即使有些费解之言或不实之词,也可以暂不去追解,有所扬弃,但切不能一丢而空,失其根柢,倘若不然,中医临床将成为无本之木,无源之水。
二是当下处于中医发展的盛世,寻求中医的病患日渐增多,而有些从事中医者只抱着敷衍应对的态度,泛泛罗列十数味中药以成方,在经典著作的学习中不求甚解,更谈不上深读熟记,所以临证时则难以运用中医理论中的简短格言指导临床。如能将“十九条”烂熟于心,临证时自会左右逢源,处方用药皆有所本,医者当予重视。
学习经典的要求
《内经》是中医经典的奠基之作。它不是单纯的基础理论,而是以“天人合一”为主旨,注重“以人为本”,指导人们以“阴阳”“五行”统括人体的精神、物质和生命活动,保持与自然相衡,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。可以说《内经》是临床医学的首著。虽然其成书距今久远,但其蕴涵内容是极为丰富的,只有认真学习,才能从中探取真理,指导临床,方可有望达到创新的目的。
当下要求学习经典,首先要做到“广阅熟记”,之后才能达到提高临床水平的目的。正如《内经》所云“知其要者一言而终,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”,诚信然哉。“病机十九条”的归纳,语言简短,便于诵读,牢记于心,使用自如,这是中医姓“中”的要求,也是重温之由,应以此为鉴。